當前,銀耳正處于出耳盛期管理階段。我們通過走訪調查發現,農民在出耳期水分、通風、光照等幾者關系沒處理好,高溫高濕環境管理造成耳根霉爛、流耳等現象發生,給生產造成嚴重危害。為此,我們總結出以下關鍵技術供耳農參考。
一、 水分管理 銀耳在發菌后期不要過多增加濕度,防止菌絲沒有吃透耳桿過早出耳,影響后期出耳產量。當接種55-60天,基本發菌透桿,部分菌穴出現耳芽時可以分批立桿進行出耳管理。此時,可以增加棚內環境濕度,最好不要噴水,防止噴水順耳桿下淌進入穴孔內,引起老菌種塊霉爛?慷鷹U自身含水量促進耳芽產生,地面最好是保濕形好的泥沙地,在地面、棚四周灑水保濕,待氣溫上升后蒸騰的水汽來補充銀耳生長需要的水分。
二、 光照和溫度管理 出耳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,利于銀耳健康生長,適宜的光照標準是能在棚內看報紙?稍阢y耳塑料棚上方1.5-2米處搭建郁閉度95%以上的遮陽網,并安裝噴帶,中午時段噴淋降溫。保持棚溫恒28-30℃之間。
三、 通風與換氣 白天高溫時段閉棚,防止干熱風吹傷銀耳?蛇x擇在夜晚八九點和清晨的五六點進行通風換氣,保持耳場空氣新鮮,以人進入棚內不感覺悶為宜。銀耳生長健康的耳棚,進棚可聞到淡淡的甜香味,否則空氣質量不好,需要通風換氣。
四、 采收與加工 當銀耳生長至耳片展開,手摸銀耳中間蓬松無硬心,表明基本成熟,要及時采收,采收后耳根要清理干凈,防止腐爛滋生雜菌。采后銀耳要去掉耳根幾部,清洗后曬干或烘干,干燥儲存。
(龔鳳萍)
|